2009年全國科技成果統(tǒng)計年度報告——部門科技成果
1.成果總量構成
部門登記成果總量減少。2009年,由國務院有關部門科技成果管理機構登記的科技成果共7893項,比上年減少5.11%;占全國登記成果總數(shù)的20.40%,比例比上年下降2.72個百分點。其中,基礎理論成果900項,占全國基礎理論成果登記總數(shù)的30.03%;應用技術成果6587項,占全國應用技術成果登記總數(shù)的19.43%;軟科學成果406項,占全國軟科學成果登記總數(shù)的22.73%(見表1-24)。
應用技術成果比例提高。2009年部門登記的科技成果中,基礎理論成果、應用技術成果、軟科學成果在部門登記的科技成果總量中所占比例分別為11.40%、83.45%和5.14%,比上一年分別下降6.67、提高6.09和提高0.58個百分點。
2009年部門科技成果的評價方式仍以鑒定和驗收為主,分別占成果總數(shù)的50.58%和31.56%。
2.成果來源
成果來源以國家計劃和部門計劃為主。2009年部門登記的科技成果來源構成中,國家計劃和部門計劃的比例較高,分別為26.58%和21.41%;其次是自選課題,占部門成果總數(shù)的10.31%(見圖1-22)。
3.成果所處階段
成熟應用階段成果是主體,但比例有較大幅度下降。據(jù)統(tǒng)計,在國務院有關部門的6587項應用技術成果中,處于初期階段的成果564項,占8.56%;處于中期階段的成果909項,占13.80%;處于大規(guī)模、大范圍應用階段的成果5114項,占77.64%,比上年下降6.37個百分點(見表1-25)。
4.成果評價水平
2009年部門登記的科技成果總體評價水平與上年相比有較大幅度提高。國內領先水平以上成果比例比上年提高8.87個百分點;國際先進水平的成果比例最高,占部門成果總量的37.42%;其他水平成果依所占比例高低依次是:國內領先、國內先進、國際領先和國內一般(見表1-26)。
5.成果分布
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領域的高新技術成果比例下降。2009年部門登記的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領域的高新技術成果比例為31.53%,比上年下降4.78個百分點。
部門七成以上應用技術成果處于第三產(chǎn)業(yè),第二產(chǎn)業(yè)的比例大幅下降。2009年登記的部門應用技術成果中,第一產(chǎn)業(yè)成果比例為11.99%;第二產(chǎn)業(yè)成果比例為16.48%,比上年下降10.23個百分點;第三產(chǎn)業(yè)成果比例為71.53%。
部門六成以上的應用技術成果處于社會領域。2009年部門應用技術成果中,經(jīng)濟領域成果所占比例為32.37%,比上年下降8.49個百分點;社會領域成果所占比例為67.63%(見圖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