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度遼寧省科技成果統計分析報告
2012年通過全省廣大科技人員的共同努力,各市科技局、省級有關部門,大中型企業(yè)(集團),中央住遼單位的積極配合,圓滿完成了今年的科技成果登記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績,登記成果總數為481項。
第一部分 成果概況
(一)統計范圍及評價方式
1.統計范圍
2012年度全省科技成果統計范圍包括各市科技局,省直有關委辦廳局,大型企業(yè)事業(yè)單位,中央駐遼單位。
2.評價方式
今年登記的481項科技成果中,鑒定方式評價的392項,驗收方式評價的36項,評審方式評價的21項,行業(yè)準入評價的3項,評估(定)方式評價的1項,結題方式評價的11項,評價機構評價的17項。
(二)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明顯提高
本年度登記的成果產生的知識產權共930項,比2011年905項增加了25項。其中發(fā)明專利394項,實用新型專利288項,外觀設計專利72項,軟件著作權19項,其他157項;制定標準52項,其中國際標準4項,國家標準14項,行業(yè)標準7項,地方標準12項,企業(yè)標準15項。數據表明,2012年我省登記科技成果的自主知識產權大幅度增長,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顯著提高;標準制定工作得到充分重視,企事業(yè)單位更加重視技術的規(guī)范化、標準化。
(三)應用技術成果占主體
今年登記的481項科技成果中,應用技術成果437項,占成果總數的91%;基礎理論成果22項,占成果總數的4%;軟科學成果22項,占成果總數的5%。數據表明,各類機構在創(chuàng)造科技成果的同時,非常重視科技成果的轉化和應用。
圖1.2012年遼寧省登記成果類別分布圖
(四)各級政府計劃引導全社會科技創(chuàng)新
今年登記的481項科技成果中,,國家計劃項目74項,國家計劃中國家基礎研究計劃21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25項,高技術研究發(fā)展計劃3項,科技基礎條件平臺計劃1項,政策引導類計劃及專項8項,其他16項;部門計劃49項;地方計劃85項;部門基金13項;地方基金項目9項;國際合作項目2項。
自選項目184項,橫向委托項目114項,其他來源51項。
上述數據顯示,政府科技計劃、基金引導了全社會科技創(chuàng)新,全省科技成果的來源呈現多樣化,民間投入科技研發(fā)的經費不斷增加,遼寧省各類機構的科技創(chuàng)新積極性逐年提高。
圖2.2012遼寧省登記成果立項來源分布圖
(五)企業(yè)完成成果數量位列第一
在481項科技成果中,按第一完成單位進行統計,獨立科研機構完成的有83項;大專院校完成的有118項;企業(yè)完成的有204項,其中包含科研機構轉制企業(yè)完成的16項;醫(yī)療機構完成的有34項;其他42項。
圖3.2012年遼寧省登記成果按完成單位類別分布圖
數據表明,企業(yè)研發(fā)的成果越來越多,作為技術創(chuàng)新主體地位得到充分體現。
(六)中青年科技人員是成果創(chuàng)造的主體
今年登記的481項科技成果中,按完成人員文化程度統計:博士993人,碩士1648人,大學本科2650人,大專445人,中專53人,其他學歷18人。成果完成人員學歷普遍較高。
圖4.2012年度遼寧省登記成果完成人員學歷分布圖

按科技成果完成人員年齡統計:35歲以下為2002人,36-45歲為1901人,46-55歲為1501人,56-65歲為385人,65歲以上為54人。數據表明,中青年科技人員是科技成果創(chuàng)造的主體,而35歲以下的青年科技人員逐步成為科技創(chuàng)新的骨干力量。
圖5.2012年度遼寧省登記成果完成人員按年齡分布圖
按科技成果完成人員職稱統計:院士6人,正高1181人,副高1642人,中級2130人,初級562人,其他322。數據顯示,科技成果完成人員職稱梯隊合理。
圖6.2012年度遼寧省登記成果完成人員技術職稱分布圖
從科技成果完成人員學歷,年齡和職稱結構可以看出,我省科技創(chuàng)新人才和創(chuàng)新團隊培育工作取得明顯成效,科研隊伍建設逐步形成了年齡結構、學歷結構和職稱結構的合理搭配。
第二部分 應用技術成果情況
(一)成果屬性
在437項應用技術成果中,原始性創(chuàng)新成果337項,占77%,國外引進消化吸收創(chuàng)新43項,占10%,國內技術二次開發(fā)56項,占13%;處于成熟應用階段的成果383項,處于中試或設備的樣機、試樣等中期階段的成果33項,處于實驗室、小試等初期階段的成果21項。原創(chuàng)性科技成果占主體,表明我省科技創(chuàng)新能力進一步提升。
圖7.2012年遼寧省登記的應用技術成果所處階段分布圖
2012年度遼寧省科技成果統計分析報告 2012年通過全省廣大科技人員的共同努力,各市科技局、省級有關部門,大中型企業(yè)(集團),中央住遼單位的積極配合,圓滿完成了今年的科技成果登記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績,登記成果總數為481項。 第一部分 成果概況 (一)統計范圍及評價方式 1.統計范圍 2012年度全省科技成果統計范圍包括各市科技局,省直有關委辦廳局,大型企業(yè)事業(yè)單位,中央駐遼單位。 2.評價方式 今年登記的481項科技成果中,鑒定方式評價的392項,驗收方式評價的36項,評審方式評價的21項,行業(yè)準入評價的3項,評估(定)方式評價的1項,結題方式評價的11項,評價機構評價的17項。 (二)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明顯提高 本年度登記的成果產生的知識產權共930項,比2011年905項增加了25項。其中發(fā)明專利394項,實用新型專利288項,外觀設計專利72項,軟件著作權19項,其他157項;制定標準52項,其中國際標準4項,國家標準14項,行業(yè)標準7項,地方標準12項,企業(yè)標準15項。數據表明,2012年我省登記科技成果的自主知識產權大幅度增長,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顯著提高;標準制定工作得到充分重視,企事業(yè)單位更加重視技術的規(guī)范化、標準化。 (三)應用技術成果占主體 今年登記的481項科技成果中,應用技術成果437項,占成果總數的91%;基礎理論成果22項,占成果總數的4%;軟科學成果22項,占成果總數的5%。數據表明,各類機構在創(chuàng)造科技成果的同時,非常重視科技成果的轉化和應用。 圖1.2012年遼寧省登記成果類別分布圖 (四)各級政府計劃引導全社會科技創(chuàng)新 今年登記的481項科技成果中,,國家計劃項目74項,國家計劃中國家基礎研究計劃21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25項,高技術研究發(fā)展計劃3項,科技基礎條件平臺計劃1項,政策引導類計劃及專項8項,其他16項;部門計劃49項;地方計劃85項;部門基金13項;地方基金項目9項;國際合作項目2項。 自選項目184項,橫向委托項目114項,其他來源51項。 上述數據顯示,政府科技計劃、基金引導了全社會科技創(chuàng)新,全省科技成果的來源呈現多樣化,民間投入科技研發(fā)的經費不斷增加,遼寧省各類機構的科技創(chuàng)新積極性逐年提高。 圖2.2012遼寧省登記成果立項來源分布圖 (五)企業(yè)完成成果數量位列第一 在481項科技成果中,按第一完成單位進行統計,獨立科研機構完成的有83項;大專院校完成的有118項;企業(yè)完成的有204項,其中包含科研機構轉制企業(yè)完成的16項;醫(yī)療機構完成的有34項;其他42項。 圖3.2012年遼寧省登記成果按完成單位類別分布圖 數據表明,企業(yè)研發(fā)的成果越來越多,作為技術創(chuàng)新主體地位得到充分體現。 (六)中青年科技人員是成果創(chuàng)造的主體 今年登記的481項科技成果中,按完成人員文化程度統計:博士993人,碩士1648人,大學本科2650人,大專445人,中專53人,其他學歷18人。成果完成人員學歷普遍較高。 圖4.2012年度遼寧省登記成果完成人員學歷分布圖 按科技成果完成人員年齡統計:35歲以下為2002人,36-45歲為1901人,46-55歲為1501人,56-65歲為385人,65歲以上為54人。數據表明,中青年科技人員是科技成果創(chuàng)造的主體,而35歲以下的青年科技人員逐步成為科技創(chuàng)新的骨干力量。 圖5.2012年度遼寧省登記成果完成人員按年齡分布圖 按科技成果完成人員職稱統計:院士6人,正高1181人,副高1642人,中級2130人,初級562人,其他322。數據顯示,科技成果完成人員職稱梯隊合理。 圖6.2012年度遼寧省登記成果完成人員技術職稱分布圖 從科技成果完成人員學歷,年齡和職稱結構可以看出,我省科技創(chuàng)新人才和創(chuàng)新團隊培育工作取得明顯成效,科研隊伍建設逐步形成了年齡結構、學歷結構和職稱結構的合理搭配。 第二部分 應用技術成果情況 (一)成果屬性 在437項應用技術成果中,原始性創(chuàng)新成果337項,占77%,國外引進消化吸收創(chuàng)新43項,占10%,國內技術二次開發(fā)56項,占13%;處于成熟應用階段的成果383項,處于中試或設備的樣機、試樣等中期階段的成果33項,處于實驗室、小試等初期階段的成果21項。原創(chuàng)性科技成果占主體,表明我省科技創(chuàng)新能力進一步提升。 圖7.2012年遼寧省登記的應用技術成果所處階段分布圖 (二)成果轉化應用情況 在437項應用技術成果中,已轉化應用的成果426項,未應用的成果5項。成果未能應用的主要問題,屬于資金問題的4項,屬于市場的問題的1項。 (三)成果所屬高新技術領域分布 2012年登記的437項應用技術成果中,電子信息17項,軟件8項,光機電一體化37項,生物、醫(yī)藥和醫(yī)療器械57項,新材料51項,新能源與高效節(jié)能37項,環(huán)境保護26項,地球、空間和海洋16項,核應用技術1項,農業(yè)92項。可以看出我省農業(yè)和生物、醫(yī)藥領域的高新技術成果仍然占主體地位。 (四)成果應用行業(yè)分布 按技術成果實際推廣應用的行業(yè)分類進行統計,農林牧漁業(yè)有107項,采礦業(yè)30項,制造業(yè)104項,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yè)24項,建筑業(yè)29項,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yè)22項,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yè)6項,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yè)17項,水利、環(huán)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yè)36項,衛(wèi)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yè)60項,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9項,國際組織1項。 (五)成果應用取得的經濟效益 據對109項投入實際應用的經濟效益類成果統計,成果應用產生的凈利潤225.787億元,實交稅金30.0838億元,節(jié)約資金38.6522億元。 2012年遼寧省科技成果的統計分析表明:科技成果實現了較大幅度增長,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成果轉化應用、成果應用實現的經濟效益等方面都取得新的突破,科技創(chuàng)新能力顯著提高,科技對經濟社會發(fā)展的支撐和引領作用進一步增強。 |
|
遼寧省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成果辦公室
2013年2月1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