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北京市科技成果統(tǒng)計分析報告
2019年北京市的科技成果登記工作在各有關單位的大力支持下,有序推進。下面,將2019年登記的科技成果進行分析說明。
一、成果總量
2019年度,北京市共登記科技成果766項,總數(shù)保持穩(wěn)定。其中,應用技術成果617項,占比80.55%;基礎理論成果101項,占比13.19%;軟科學成果48項,占比6.27%。
二、成果來源
2019年登記的科技成果中,國家科技計劃315項,占比41.12%;部門計劃88項,占比11.49%;地方計劃87項,占比11.36%;部門、地方、民間基金35項,占比4.57%;國際合作和橫向委托24項,占比3.13%;自選課題164項,占比21.41%。國家財政支持的各類計劃項目以及自選課題是成果登記的主要來源。
三、成果評價方式
2019年科技成果評價方式主要以驗收、鑒定為主。其中,鑒定項目158項,占比20.63%;驗收項目365項,占比47.65%。另外,評審項目7項,行業(yè)準入項目11項,評估項目20項,機構評價項目56項,結題項目72項,知識產(chǎn)權授權77項。
全市登記的科技成果中共獲得知識產(chǎn)權4238項,其中:發(fā)明專利數(shù)2848項,占總數(shù)的67.20%;實用新型專利數(shù)977項,占總數(shù)的23.05%;外觀設計專利數(shù)128項,占總數(shù)的3.02%;軟件著作權數(shù)174項,占總數(shù)的4.11%;其他111項,占總數(shù)的2.62%。已授權專利數(shù)共3182,制定標準數(shù)19。
四、成果完成人員
根據(jù)2019年度我市成果登記項目完成人員基本情況統(tǒng)計的數(shù)據(jù)顯示,科技成果完成人員呈現(xiàn)以中青年為主體,高學歷為主導的特點。
從文化程度來看,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人員共6764人次,占比97.68%,成為各類成果的主要完成人員,其中,碩士研究生共2457人次,占比35.48%;博士研究生共2708人次,占比39.10%。
從年齡結構來看,中青年科技人員為成果完成主力軍,35歲以下的完成人共1743人次,占比25.17%,45歲以下的完成人共4574人次,占比66.05%。
五、成果應用行業(yè)
根據(jù)國民經(jīng)濟行業(yè)分類,2019年我市617項應用技術成果應用于衛(wèi)生和社會工作114項,占比18.48%;應用于制造業(yè)79項,占比12.80%;應用于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yè)78項,占比12.64%;應用于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yè)59項,占比9.56%;其次,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產(chǎn)和供應業(yè)55項、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yè)51項、農、林、牧、漁業(yè)44項、采礦業(yè)42項、建筑業(yè)39項。另外,還應用于水利、環(huán)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yè)、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等行業(yè)領域。
六、成果應用情況
在617項應用成果中,已得到產(chǎn)業(yè)化應用的成果399項,占比64.67%;小批量或小范圍應用項目數(shù)173項,占比28.04%;試用項目數(shù)33項,占比5.35%;未應用項目數(shù)12項,占比1.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