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水利部科技成果統(tǒng)計分析報告
2019年水利部科技推廣中心積極組織、開展水利行業(yè)科技成果評價、成果登記、科技獎勵以及知識產(chǎn)權等各項工作,具體總結分析如下:
一、水利科技成果評價工作:
根據(jù)《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行動方案》(國辦發(fā)[2016]28號)、《水利部國際合作與科技司關于開展水利科技成果評價試點工作的通知》(國科[2017]3號)要求,水利部科技推廣中心作為水利部確定的水利科技成果評價試點單位,制定并發(fā)布了《水利部科技推廣中心水利科技成果評價管理辦法》,并積極開展水利行業(yè)科技成果評價工作。
自2017年,水利部科技推廣中心已受理科技成果評價申請近70余項,軟科學評價2項,其他均為應用技術成果。成果分布在水文水資源、水環(huán)境、水利工程及水工材料、水土保持、農村水利等水利行業(yè)的各個專業(yè)領域。水利部推廣中心精心組織、認真籌備,特邀相關領域專家學者400余人,對申請成果開展專業(yè)評價,針對技術創(chuàng)新程度、技術指標先進程度、技術難度和復雜程度、成果的重現(xiàn)性和成熟程度、成果應用價值與效果、取得的經(jīng)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進一步推廣的條件和前景,以及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意見等,進行討論并給出了相應意見和建議。
二、水利科技成果獎勵工作:
根據(jù)《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關于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提名工作的通知》(國科獎字[2018]41號)、《水利部國際合作與科技司關于開展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提名工作的通知》((2018)國科科函字第90號),本著客觀公正、公平公開、優(yōu)中選優(yōu)的原則,在單位申報的基礎上采用專家評審的方式確定提名項目,組織完成了水利部“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的申報和推薦工作?!伴L江三峽樞紐工程”等3項水利優(yōu)秀成果獲準分別提名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和二等獎,“水工深部不良地質體和混凝土缺陷診斷、處理與評價新技術”提名國家科學技術發(fā)明獎二等獎。
“2019年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于2020年1月10日在京召開,公布了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的獲獎項目。其中,涉水項目“長江三峽樞紐工程”獲得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復雜水域動力特征和生境要素模擬與調控關鍵技術及應用”、“長三角地區(qū)城市河網(wǎng)水環(huán)境提升技術與應用”和“重大工程滑坡動態(tài)評價、監(jiān)測預警與治理關鍵技術” 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農田農村退水系統(tǒng)有機污染物降解去除關鍵技術及應用”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發(fā)明獎二等獎。
根據(jù)《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關于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提名工作的通知》(國科獎字[2019]38號)要求,積極開展水利部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提名工作。通過審查和遴選,水利部提名“高土石壩變形破壞機理與模擬技術及工程應用”4項成果為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提名成果主要內容已在水利部及相關網(wǎng)站上進行了公示,提名材料按時上報。
三、水利科技成果登記工作:
(一)通過“國家科技成果登記系統(tǒng)V10.0”,完成2019年度水利科技成果的登記工作,入庫成果共計56項,均為當年通過評價或驗收的項目成果。按照《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關于做好2019年度科技成果登記統(tǒng)計工作的函》(國科獎函字[2020]1號)的要求,對當年登記入庫的水利科技成果進行系統(tǒng)統(tǒng)計、導出上報文件,并按時提交《全國科技成果統(tǒng)計表》和《科技成果統(tǒng)計分析報告》及《科技成果信息表(有轉化需求)》。
(二)編輯完成《2018年水利科技成果公報》
《2018年水利科技成果公報》收錄了2018年經(jīng)水利部國際合作與科技司組織驗收和水利部科技推廣中心組織評價的的水利科技項目成果,共計65項。成果涵蓋了水文水資源、防災減災、生態(tài)環(huán)境、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農村水利、河湖整治、水土保持、高新技術應用等領域。在這些科技項目中,國家計劃資助和集成的項目8項,水利部計劃資助的項目48項,計劃外項目9項。許多成果已廣泛推廣應用于生產(chǎn)實際,取得了顯著的經(jīng)濟、社會及環(huán)境效益,具有廣闊的推廣應用前景,提高了水利科技的整體水平,促進了我國水利科技進步和創(chuàng)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