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哈爾濱市科技成果統(tǒng)計分析報告
2019年,在國家獎勵辦和省科技廳領導、指導下,哈爾濱市科技成果登記統(tǒng)計工作順利開展,圓滿完成各項工作任務。現(xiàn)將2019年哈爾濱市科技成果統(tǒng)計分析情況報告如下:
一、成果總體概況
(一)成果總量
2019年哈爾濱市全年登記科技成果155項,較上一年相比,有所減少。
(二)基本情況
登記成果中,驗收項目155項,占全部成果的100%。登記成果中擁有知識產權數206項,其中發(fā)明專利92項,實用新型專利55項,外觀設計專利6項,軟件著作權20項。已授權專利88項,制定標準數1項。
(三)成果類別
登記成果中,應用技術類成果129項,占全部成果的83.23%;基礎理論類成果21項,占全部成果的13.55%;軟科學類成果5項,占全部成果的3.22%。
(四)課題來源
登記成果中,地方計劃154項,占全部成果的99.35%;科技型中小企業(yè)技術創(chuàng)新基金1項,占全部成果的0.65%。
(五)項目投資
登記項目經費實際投入30238萬元。其中,部門投入15萬元,占實際總投入的0.05%;地方投入2380萬元,占實際總投入的7.87%;基金投入20萬元,占實際總投入的0.07%;自有資金27640萬元,占實際總投入的91.41%;其他投入183萬元,占實際總投入的0.60%。
(六)成果完成人員
登記的科技成果涉及完成人員1222人次。
——從文化程度看,博士研究生305人次,占總數的24.96%;碩士研究生474人次,占總數的38.79%;大學本科355人次,占總數的29.05%;大學???span lang="EN-US">52人次,占總數的4.25%;中專學歷4人次,占總數的0.33%,其他學歷32人次,占總數的2.62%。
——從年齡結構看,35歲以下(含35歲)333人次,占總數的27.25%;36—45歲537人次,占總數的43.94%;46—55歲235人次,占總數的19.23%;56—65歲104人次,占總數的8.51%;65歲以上13人次,占總數的1.07%。
——從技術職稱看,正高職242人次,占總數的19.80%;副高職349人次,占總數的28.56%;中級職稱351人次,占總數的28.72%;初級職稱86人次,占總數的7.04%;其他職稱194人次,占總數的15.88%。
二、應用技術類成果分析
2019年登記應用技術類成果129項,占全部成果的83.23%。為此,我們對該類成果進行重點分析。
(一)成果屬性分析
登記成果中,原始性創(chuàng)新成果95項,占成果總數的73.64%;國外引進消化吸收創(chuàng)新成果9項,占成果總數的6.98%;國內技術二次開發(fā)成果25項,占成果總數的19.38%。
(二)成果水平分析
登記成果中,屬國際領先成果6項,占全部成果的4.65%;屬國際先進成果9項,占成果總數的7.00%;屬國內領先成果36項,占成果總數的27.91%;屬國內先進成果30項,占成果總數的23.25%;屬國內一般5項,占成果總數的3.88%;未評價43項,占成果總數的33.31%。
(三)成果所處階段分析
登記成果中,屬于初期階段的成果37項,占成果總數的28.68%;屬中期階段的成果26項,占成果總數的20.16%;屬成熟應用階段的成果66項,占成果總數的51.16%。
(四)所屬高新技術領域分析
登記成果中,屬電子信息的成果22項,占成果總數的19.05%;屬先進制造的成果12項,占成果總數的9.30%;屬航空航天的成果1項,占成果總數的0.78%;屬現(xiàn)代交通的成果2項,占成果總數的1.55%;屬生物醫(yī)藥與醫(yī)療器械的成果20項,占成果總數的15.50%;屬新材料的成果11項,占成果總數的8.53%;屬新能源與節(jié)能的成果6項,占成果總數的4.65%;屬環(huán)境保護的成果5項,占成果總數的3.88%;屬地球、空間與海洋的成果1項,占成果總數的0.78%;屬現(xiàn)代農業(yè)的成果14項,占成果總數的10.85%。
(五)成果應用行業(yè)分析
登記成果中,農、林、牧、漁業(yè)行業(yè)的成果25項,占成果總數的19.38%;采礦業(yè)的成果1項,占成果總數的0.78%;制造業(yè)的成果25項,占成果總數的19.38%;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yè)的成果4項,占成果總數的3.10%;建筑業(yè)的成果2項,占成果總數的1.55%;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yè)的成果5項,占成果總數的3.88%;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yè)的成果17項,占成果總數的13.18%;房地產業(yè)的成果1項,占成果總數的0.78%;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yè)成果10項,占成果總數的7.75%;水利、環(huán)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yè)的成果5項,占成果總數的3.87%;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yè)的成果3項目,占成果總數的2.32%;衛(wèi)生和社會工作的成果28項,占成果總數的21.70%;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的成果2項,占成果總數的15.50%國際組織成果1項,占成果總數的0.78%。
(六)成果應用情況分析
成果登記中,產業(yè)化應用項目數39項,占成果總數的30.23%;小批量或小范圍應用項目數49項,占成果總數的37.98%;試用項目數21項,占成果總數的16.28%;應用后停用項目數2項,全部因資金問題;未應用項目數18項,占成果總數的13.95%;未應用項目中因資金問題的成果8項,技術問題的成果5項,市場問題的成果2項,管理問題的成果3項,政策因素的成果0。已轉化項目數25項,占成果總數的19.38%。
(七)經濟效益情況分析
成果登記中,經濟效益項目數47項,總收入5099730萬元,凈利潤4334371萬元,實交稅金14067萬元,合作轉化收入1492萬元,其中:技術入股股權折價1027萬元;技術轉讓與許可收入32597萬元,其中:知識產權技術轉讓收入32556萬元。
三、呈現(xiàn)出的主要特點
(一)成果總量減少。全年登記科技成果155項,比上年降低了42.59%。
(二)應用技術類成果仍為主導。全年登記應用技術類成果129項,占全部成果的83.23%,超過80%,占絕對主導地位。
(三)企業(yè)與大專院校為創(chuàng)新主體。全年企業(yè)登記成果49項,占全部成果的31.61%,大專院校登記成果41項,占全部成果的26.45%。
(四)成果完成人員學歷有所提高。成果完成人員共1222人次,其中博士研究生305人次,占總數的24.96%;碩士研究生474人次,占總數的38.79%;高學歷人員比例較上一年顯著提升。
(五)產生經濟效益大幅增長。經濟效益項目總收入5099730萬元,較上年增長1744.44%,凈利潤4334371萬元,較上年增長1035.95%,經濟效益增長明顯。





